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極樂寺佛學講座 暢談人間佛教的經證—《金剛經》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極樂寺佛學講座 暢談人間佛教的經證—《金剛經》

【人間社 吳麗珠 基隆報導】 2024-10-21
佛光山極樂寺於10月19日舉行「共生共榮」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寺務監院總務組長慧柏法師主講「人間佛教的經證—《金剛經》」,藉由《金剛經》的內容,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特色,並由基隆佛光童軍團的精彩表演開場,吸引現場近400位信眾觀賞聆聽,同霑法益。

法師首先說明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,也是實踐者,帶領大眾發菩提心及最上乘心。並引用金剛經文,說明「發大乘心及發最上乘心」的區別,發大乘心是先成佛再利他,直接由此岸到彼岸;發最上乘心則是自利利他,帶著大家一起成佛,大師的人間佛教就是以金剛般堅固之菩提心,發最上乘心。

法師表示,大師常要大家學《華嚴經》的不忘初心,例如自己當初是因《金剛經》而學佛進而出家,期勉大眾勿忘學佛修行的初衷,能具正知正見。又舉例《雜阿含經》「四河入海無復異名;四姓出家同稱釋氏」說明佛性平等,人皆自由平等,是佛教獨有的偉大學說;另有《維摩詰經》、《勝鬘經》等也都是人間佛教的經證。

法師以大師「佛在哪裡?」文中指出,佛在汝心頭勿遠求,說明佛非求來的,是修行而得,當無所求時,即心即佛;大師也提倡「我是佛」,因佛陀的「人皆有佛性」,所以大師鼓勵大家直下承擔,將自己提升為與佛同等,具有真如自性,此即人間佛教的神聖性。

什麼是人間佛教?大師說:「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」佛陀說的法,諸如慈悲、忍耐、智慧等都有助於人生幸福,是人要的;以戒定慧治貪瞋痴,以提升人性為至善至美,並以出世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業以淨化人心,建立富而好禮的人間淨土。

法師指出,其他諸如五乘共法、五戒十善、因緣果報、六度四攝等都是人間佛教。在因緣果報中,提及人間佛教能遍及五大洲,法水常流是大師「給」的成果;而守五戒十善可免除煩惱恐懼,讓大家幸福快樂,是人間佛教基本思想。《金剛經》首段序文描述佛陀的日常生活,即人間佛教六度生活的寫照,例如佛光盃籃球賽就是六度的展現。

法師提及大師對於《金剛經》四相的說法是「從假我中,借假修真」,應隨順因緣巧妙運用,以達度眾的目標,《金剛經》中「如筏諭者」筏是佛法,在茫茫大海中可以轉苦為樂,即借假修真,如藥之治病,筏為渡河,當目的達成即捨,生活中為圓滿人事物必先有「四相」而臻「四無相」境界。

法師最後以佛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卻無瞋恨心的忍辱及無所住心,以及佛陀忍受外道的痛罵及唾沫,終獲得對方懺悔道歉時,佛陀回應:「過去的我已過去,未來的我尚未展現,現在的我分分秒秒都在生滅之中,要為哪個我道歉?」的故事為例,期勉大家,在人間佛教的忙碌活動中,常會有四相發生,在修行道上應以智慧面對人我是非,無論是順逆境,都應視為我們的增上緣。

基隆二區督導李梅珍指出,對於大師靈巧運用四相來度眾的說法,印象深刻,收穫匪淺;佛光人吳淑卿表示受益良多,尤其《金剛經》所示內容很受用,要應用於生活中,人間佛教就是要大家能實踐佛法,讓佛法生活化,生活佛法化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